当前位置:
首页
> 济南市中区政协 > 委员风采
穿越藏龙涧

发布日期:2014-09-30访问次数:字号:[ ]


  2014年仲春时节一个周末的清晨,利用民建市中区总支成立户外健身队并组织活动的机会,我有了首次穿越藏龙涧,连续翻越5座山峦,徒步行走16余公里的经历,实现了绿色出行健身的愿望,收获了自己一份健康和快乐。

  藏龙涧位于济南市龙洞景区西南方向,东西狭长,蜿蜒数公里,开阔处宽数丈,狭窄处伸出两臂几可摸到两侧峭壁,险峻的崖壁,如刀劈斧削,似神工鬼斧所为,最高处逾百米。因特殊的地理结构,山谷里的风声低沉似龙吟而得名。

  藏龙涧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在大禹治水的时候,历山脚下曾是一片汪洋,百姓苦不堪言。水底有条孽龙作怪,禹将济、泺二水疏通,洪水排尽,孽龙无处藏身,跃身向东窜去,藏身于一条幽深的涧沟,后被称之为“藏龙涧”;其爪子在涧沟底部抓出了三个深潭,即黄龙潭、白龙潭、黑龙潭。孔孚先生有《过藏龙涧》一诗,形象的描述了传说中的那条龙:“云在深谷里卷曲,风痛苦的翻腾,岩松声声吟啸,游丝荡一条青虫,我就知道你没有死,耳边传来雷声隆隆”。

  我们自龙洞西侧开始登山,绕过一个大S弯道,便来到被驴友们称为“四方台”的地方。此处东西长20余米,南北宽10余米,台顶树林茂密,翠柏笼荫,有天然石板、石阶,供游人小憩、观景。四方台周围皆悬崖,只有西北角与山顶及天梯相连。在崖顶俯瞰藏龙涧,满目清翠,深不见底;南面崖壁、山峰如屏风,阻挡了人们远眺的视线。向东远望,绝壁峡谷,风景绝佳。东面峡谷,林木茂盛,郁郁葱葱。峡谷中两峰突起,每峰顶各矗立一座石塔,远处的峰叫独秀峰、塔即报恩塔。沿独秀峰远眺,峰峦叠嶂,满目清翠。翠谷、秀峰、石塔、山峦,构成一幅绝美山水画卷,这也成为藏龙涧具有标志性的景点。

  自天梯进入藏龙涧是一段非常艰难的山路。天梯是山体开裂形成的一处狭长的陡坡,地势险峻,有天然风化的石阶可攀,故被称之为“天梯”。传说,藏身于藏龙涧中的那条龙,其尾巴无处可藏,便用尾巴奋力拍打崖壁,崖壁被拍打出一条让后人称之为“天梯”的狭缝。天梯高约50多米,约1.6米宽,呈60度斜坡,高耸的悬崖和丛生的枝蔓遮天蔽日。向上仰望,仅能看到蓝天一线,又被称之为“一线天”。天梯两侧峭壁犹如斧劈,狭窄处两人相遇须侧身方可通过。我们一行17人,小心翼翼沿天梯往下走,沿途遇到来自潍坊的40多位驴友组成的团队。大家彼此问候,寒暄,相互帮扶,体现出户外运动中驴友间的友善。

  藏龙涧风景如画,人穿行其中,各种色彩的服饰如同一条流动的彩带,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犹如画中游。映入眼帘的是崖壁间茂密林木刚刚生出的嫩绿叶芽,在斑驳阳光的映照下,散发出诱人的植物芳香,传达着春天的消息。藏龙涧两侧危岩高耸,峭壁林立,潭水随处可见,悬崖之上苍松翠柏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造型,给山涧增添了些许情趣。桃树、核桃树、桑树、柳树、苦楝树和青檀树遍布山涧之中。夏秋时节,高大的树木郁郁葱葱,遮天蔽日,给来此游玩的人们带来了清凉和神秘感。

  雨季来临时,涧底流水不断,击打流石发出咕咕声与百鸟的鸣唱组合成一首优美的乐章,让游人流连忘返。藏龙涧一年四季风光无限,每个季节有着不同的景致:春天,崖壁上盛开的连翘花,把满山、满涧染成了一片金黄;夏天,满涧葱茏,翠峰、清泉、溪流、潭水,让人赏心悦目;秋天,满山、满涧的黄栌、枫树红叶似火;冬天,可欣赏到晶莹剔透的冰挂、雾凇。

  我们行进在茂密的山涧中,人时隐时现,欢歌笑语充满了整个峡谷......

  自山涧攀上山脊是本次户外活动又一段艰难的山路。当我们沿山脊来到山顶开阔地时,有一种豁然开朗,如释重负的感觉。放眼望去,山峦相连,连绵不绝。

  走出大山的时候,几位民建会员手中多了几个袋子,那是随手捡拾别人丢弃的垃圾。这种爱护生态环境的做法被越来越多的户外登山者接受并积极参与到其中。

  走出大山的瞬间,我情不自禁驻足回望这绵延不断的山峦。人的一生大都有过多次登山的经历,但能够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屈指可数。徒步穿越济南藏龙涧,翻越连绵不断的山峦成为我生命长河里难以抹去的印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